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雾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月16日一个魂牵梦绕的日子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87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3:15:02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5-20 23:21
要说西凤酒,也算是俄的一爱,俄去西安的时候,那些老同事,老朋友都是用西凤酒招待俄。据俄所知,西 ...

      雾梦不会喝酒,更谈不上酒量,但每次聚会都是到点酒意思意思的。呵呵,西安招待朋友,孩子结婚,孙子满月多用西风,常用的是西风6年和15年。您来,您选,主随客便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87
6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3:17:46 | 只看该作者
金火鸟 发表于 2015-5-21 11:22
兵团一个月就是32元,我拿了这样的工资八年。

过去的工资就是低一些。现在就好多了。

恭祝您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24
63#
发表于 2015-5-22 10:11:40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5-5-21 23:15
雾梦不会喝酒,更谈不上酒量,但每次聚会都是到点酒意思意思的。呵呵,西安招待朋友,孩子结婚,孙 ...

      主随客便是您的情义,客随主便是我的礼貌,彼此彼此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85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64#
发表于 2015-5-24 08:50: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条件,经历了不同的插队磨砺,都坚强地成长起来,走过了难忘的生命时光!共同获得了宝贵的人生财富!这是我们的“苦衷幸事”! 可能将是“上无古人,下少来者”了!只愿今朝我们好好保住身体!乐观豁达!传承后人!就将“无悔人生”! 重阳劲草 敬候“雾梦”及诸位插友晚年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主题

2227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866
QQ
65#
发表于 2015-5-24 10:33:32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同学都会记得我们自己插队的那个日子,那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我们青春的步伐,就是从那 ...               ——天蓝
   欣赏了雾梦的回忆文章,浏览了大家的回帖,我觉得天蓝这句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我也毫不例外。46年的今天——5月24日,中午12:44,我们离开了北京,前往小时候向往的云南热带雨林,心里满是小说《边疆晓歌》里描写的和苏联电影《在西双版纳密林中》展示的那种场景。由于没有听农场来人的介绍,没有同学们印象深刻,满脑子都是虚幻的想象:茂密的原始森林、大象、猴子、奇异的植物、绝美的风光、巍峨的高山、清冽的泉水、爬遍老树的藤蔓、开满原野的野花、…………
   坐了五天五夜的火车,途经石家庄、郑州、宝鸡、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后,我们到了火车的终点——一平浪,那是正在修筑的成昆铁路一个小站,又叫广通。我们半车人在这里换汽车(另一半在昆明下了车,换乘窄轨火车去河口),一个学校一辆解放卡车,自己将行李搬上车厢,然后挤坐在行李上,开始了公路的行程。激动的同学们唱起了《长征组歌》里的“入云南”: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看着沿途的绿树、红土,才知道这就是云南了。可是,没有看到原始森林和各种动物,失望得很,高原的天,变化快,一会儿一片云来了,马上就变成雨,浇下来,我们几次停车铺篷布,老捂着又憋气,雨一停又揭开,往复几次后,大家干脆不管它了,任由雨浇着,好在雨都不大,只是担心行李被浇透,不少同学就把雨衣铺在行李上坐在雨衣上,大伙儿还笑称是“经风雨”。路途上我们歇了楚雄、下关、永平、保山、芒市五站,最后从芒市一直开到了瑞丽,由于前一批北京同学在瑞丽县城有打架的,我们在瑞丽没停,直接从岔路口(离城子三公里外的三叉路口)开向了目的地——弄岛分场,又走了28公里,经过等秀寨子,转上了农场的土路。又走了两公里后转上了一个坡,坡上看到了农场的老工人和先来的昆明知青,我们停下车来问询是到农场了没有。后面传来在等秀翻了一辆车,有的同学就跑去看,我们就和迎接我们的人们聊天,语言也不通,只有猜着听,知道这里是一队,场部在坡的上面一里地,我们都要到场部等分配,最远的连队离场部有十几里地,是在山里。靠下面(坝子)里的连队是又种橡胶又种水稻,山上的连队只种橡胶。正聊着,车开动了,不一会儿,场部到了,好大的操场,北面是一个大的主席台,有人在那里用扩音器喊着什么。不一会儿,司机喊我们上车,掉头就往回开,我们还在奇怪、不知所措的时候,车子停到了我们刚才停车聊天的地方。原来我们学校的同学被分配到了弄岛一队。
   从此,我的知青生涯开始了。这一天是1969年6月4日。
                                   ——————以此文纪念下乡46周年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66#
发表于 2015-5-24 11:06: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雷午大哥的回忆,太感动了。由此不由的、回想起我们插队出发的那一天,那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天,是我们开始肩负自己生活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开始沉重体力工作的第一天,更是最、最难忘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87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21:53:19 | 只看该作者
重阳劲草 发表于 2015-5-24 08:50
我们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条件,经历了不同的插队磨砺,都坚强地成长起来,走过了难忘的生命时光!共同获得 ...

      雾梦很感动拜读过您言之有理的回帖。“苦衷幸事”“上无古人,下少来者”说得真好。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有人生阅历且大度豁达的学长。衷心地感谢您的光临~
     让我们在中知网中相互鼓励共勉,相互学习共进。丰富晚年生活,悠闲洒脱生活~    雾梦恭祝学长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87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22:09:20 | 只看该作者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5-5-24 10:33
每个同学都会记得我们自己插队的那个日子,那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我们青春的步伐,就是从那 ...     ...

      谢谢雷午超版的光临。拜读过您的贴文才知道什么叫路漫漫------五天五夜的火车的艰辛揭开了知青生涯的序幕。我们的知青生涯和您们是不敢同言同论。所以老三届知青为共和国的付出是真诚的,艰辛的,老三届人是值得尊重称赞的。   谢谢您的赐贴~恭祝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87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22:10:25 | 只看该作者
天蓝 发表于 2015-5-24 11:06
谢谢雷午大哥的回忆,太感动了。由此不由的、回想起我们插队出发的那一天,那是我们走向社会的 ...

谢谢蓝天版主的关注,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主题

2227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866
QQ
70#
发表于 2015-5-25 08:5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5-5-25 08:58 编辑
金火鸟 发表于 2015-5-21 11:22
兵团一个月就是32元,我拿了这样的工资八年。


   我们云南兵团的工资是26元,是“农工一级”,另外加2元粮食补贴,据说是50年代粮食涨价后政府给的补贴,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所以,我们一到农场,每个月就可以拿这28元的工资。15日以前到的,算一个月,15日以后到的发半个月的。后来75?还是76年涨了一次工资,涨到“农工二级”29.6元。不过那时我已经在机关了,工资是48.5元,加粮食补贴2元,就是50.5元。算是“行政25级”,那在知青中绝对是“土豪”了。跟我一样拿这种工资的有:机关的参谋、干事,学校老师,连队干部(副连以上),连队文书(会计)、卫生员。不过,在71年大批的橡胶树开割之前,每个月的工资发放并不按时,最长的拖了三个月才发,吃饭时可以在食堂记账拿饭票,不耽误吃饭和干活。71年大批的出胶后,就再也没有拖延工资的事情发生。
   后来我离开之后,还涨了一次工资,好像是调了一级,据说是安抚知青才实施的。
   我们同班的同学,下乡后境遇相差很大,山西插队的,工分十分才0.28元,整年吃土豆(洋芋)一年才20斤白面。内蒙牧区的工分十分是4.60元,但成年吃不上蔬菜。吉林插队的还好,十分是3.90元,冬天还可以回京“猫冬”。去“干校”的更好,下去就拿行政级工资37.5元,基本上是不到一年就分到各部的工厂去了。后来大家说起那一段的经历,无不感概万分,“一步错、步步错”是大家的共同看法,很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都感到自己“走错”了那一步。哈哈……
   其实,当时多数同学都是没有选择的机会,路只有那几条,你不走都不行。我就是开始不想走,理由是我的父亲问题没有结论,要有“结论”之后再下乡。可是,我一天不走,父母就得天天参加“学习班”,话里话外地受着“教育”,那可是“对待毛主席指示的态度问题”!我看了心里也过意不去,只好“一走了之”,好让六十多岁的父母“解放”出来,安稳过日子。
   一切都过去了。让我们好好享受晚年的时光!……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4 19:53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