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50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发扬州王家林的文章《知青养老“空巢”“失独”“失...

[复制链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0: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养老“空巢”“失独”“失能”家庭现象评析
中国上山下乡运动己过去近半个世纪,当年的一代知青如今都已进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老年时代。无庸讳言,知青中许多家庭生活是幸福的。俄罗斯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家庭,媒体多有宣传报道,不再多说,我只是分析述评后知青时代中“空巢”“失独”“失能”三类知青家庭的困难窘境,呼吁政府社会给予关注与帮助。
中国绝大多数知青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中年阶段还可以干活挣钱,进入老年,已无年龄优势,疾病染身,经济拮据,艰难度日。“空巢;失能、半失能;失独”现象,严重影响许多知青家庭老年生活质量,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知青家庭“空巢”状况;
1979年,我国实行每一个新婚家庭只准生一个子女的“独生子女”政策。恰巧,这段时期是1000多万知青返城,结婚生子的集中期。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国城镇青少年有2700万之多,其中上山下乡有1730万,占同龄青年的64.1%。占三分之二。
按这个比例来类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占到三分之二左右,此比例只是保守算法,因为在城市工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部队当兵,上学的同龄青年人,因条件较优裕,工作稳定,收入相对较高,结婚早,赶上生育“二胎”的末班车。
知青由于经历了上山下乡的波折,受经济物质条件限制,结婚生子较迟,恰巧赶上1979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据了解,知青中独生子女家庭占知青家庭的98%左右。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上半期结婚生子的知青家庭约占同期独生子女家庭的80%左右。后知青时代,知青空巢的机率大为增加。
2015年《共识网》刊登“漫步人生”一篇文章,具体的阐述了关于知青养老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并说:在全国六十至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知青,养老金很低,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弱势群体。呼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和养老政策,增设养老服务设施机构,解决知青的养老困境。
20110817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今天上午公布了上海市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质量评价调查报告;目前,60-69岁老年人多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随着子女置业成家、父母退休,两代人均步入人生新的阶段。一些家庭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子女另择户居住。同时,不少父母也希望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主动选择分开居住。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比重,与50-59岁中老年相比陡然下降,从逾八成减少到六成。而空巢老人家庭比重上升逾两成,达到38.9%
60岁-69岁老人中,近70%是知青。空巢老人比重近四成。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社会家庭结构迅速呈现“421”模式,既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幼子。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许多子女买房与父母分房择居。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独生子女的父母,与上一辈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父母的重任。大约二十年后,待第三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有可能面临的是一对夫妇上面有12位老人。别说养活,恐怕连见孩子一面都成了奢望。
20150513日,《北京晚报》刊登《2015家庭发展报告: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一半》的文章,透露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同时,家庭类型多样化,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在儿童照料、教育方面,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在养老方面,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服务需求较大。
据了解,本次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人口184439人。
家庭小型化,人口以2人或3人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02人,其中,城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为2.84人;户平均规模仅有2.72人,其中,城镇户平均规模为2.63人。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沙发
发表于 2015-10-25 10:12:17 | 只看该作者
详实的数据说明了一切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0:43:57 | 只看该作者
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人口数量均以2人和3人为主。家庭规模中,2人和3人家庭分别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9%和31.7%,调查结果显示,2至3人的小型家庭已成为家庭主流,4至6人的家庭比例低于小型家庭,单人居住的情况也占一定比例。
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老年人日常的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老年人接受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比重很低。
2012年8月24日,在北师大举行的第八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指出,全国有4748万丧偶老人,6200万空巢老人,二者均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据杜鹏估计,全国大约6200万空巢老人,占我们老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国大约有1824万的老年人生活在单身空巢家庭里面。生活在2人户里面,有4千多万的空巢家庭。
2012年08月29日《每日新报》《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70% 空巢老人面临养老问题》,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1.78亿,占总人口的13.3%。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约3171万人,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70%。
笔者就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女儿在国外工作。每逢节日为躲避与女儿分离的寂寥,我们老俩口都到外地过节。也曾经遇到深夜患急病,子女不在身边,束手无策,难以自救,险酝大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身衰多病,恐慌无助的阴影在逐渐向我们逼来。
就目前而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取向和开放的现代社会里,竞争又赋予了人们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极端追求个人利益,促使亲情淡化,自私冷漠。客观上导致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萎缩。老人“空巢”现象日趋严重。养老现状令人堪忧。
二、知青家庭“失独”状况;
当很多家庭在享受天伦之乐时,我们怎能忘却,有这样的一对对父母,有这样一大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生于上世纪5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他们赶上60、70年代的上山下乡,赶上了70年代末,第一批执行独生子女的国家政策,却痛苦地遭受了独苗夭折的厄运。孩子的不幸离世,断根绝代,失独家长陷入了漫长的痛苦熊熬中,有些家庭甚至还因为孩子的重病,变得一无所有,一生白忙,他们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和方向,生不如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与死亡一同到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令人窒息,比死亡更骇人、呻吟、痉挛,变色的面目,亲友的哭泣……”《论死亡》
对失独家庭而言,让他们窒息的,不仅仅是亲人离去的悲痛,更是对“病无所依、老无所养”的担忧。
更多的失独者群体,已经进入退休养老的年纪,也正在演绎电影《老无所依》的现实版本。随着失独者逐渐年老,困扰他们的将不仅仅是心理问题,养老问题将是更大的问题。
失去父母的孩子或许可以长大,但失去孩子的父母却永远无法走出来。他们原本也有幸福的家庭,但命运夺走他们唯一的孩子,他们变成了“失独者”。这是一群人的悲伤,也是一个时代无法抹除的伤痛史。
中国失独者问题,是计划生育这项国家政策制造出来的,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失独家庭难以承受的人生之痛?
失独父母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生无所恋,老无所依,死无所送,加精神寄托的缺失,使得他们成为计划生育政策的间接牺牲品。
全国正承受着“失独”之痛的父母又有多少?
穆光宗先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一文中说,“到2000年,全国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数量已达到5578万,比1995年增加672万。如果再将没有领证但实际为独生子女的人数考虑进去,那么1999年全国独生子女数量估计在9000万左右。如果按每年增加500万计算,那么现在肯定超过了1个亿。”
但即使以1.5亿计算,我国曾经失去独生子女(以下简称“失独”)的家庭有多少呢?
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来推算,15岁至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我国每年15岁至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10:45:14 | 只看该作者
人,这也意味每年约有7.6万个失独家庭出现。
我国人口学者易富贤说;这个数据是靠谱的。仅仅以1.5亿独生子女计算,这意味着我们已有或将有1500万个左右家庭已经或将要蒙受失去独生子女的痛苦。当然痛苦的程度不一样,失独较早的大多数很快就补生了孩子,失独较晚的其独生子女已经给他们生了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广州日报所称每年增加7.6万、总数超过百万的“失独”,最痛苦的已失去生育能力的“失独”家庭,独生子女死后,“失独”家长又不能再生育。
2012年07月30日《新京报》报道:失独的家长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文革中上山下乡,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
中国失独群体引起媒体关注,新华社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写了采访稿,虽不能登上官方媒体,但在网上热传,一看题与副标题,就令人心酸凄憷,
《中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 悲恸摧毁夫妻身心---痛失独生子女,面临晚年困境——失独者,路在何方?》:育儿养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年龄大都50岁开外,一直和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还要面临养老的窘迫,亟待社会更多关爱。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一直是家庭生活的全部理由与希望,如果一场变故,使这样的理由与希望骤然化为乌有,会是怎样一种打击?
这种打击,显现在身体上,更显现在精神上。但若不了解他们,你就根本无法感受那种难以形容的绝望与心痛。
当前,失独家庭问题正逐步显现,并日益严重。作为中国率先开展计划生育的城市,上海独生子女家庭比重更高,伴随而来失独家庭问题也更加严重。上海市妇联联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共同开展了一项关于失独家庭的专题研究报告;上海失独家庭中主要是中老年群体,50岁以上失独父母数量失独家庭总量的60%。对大部分中老年失独父母而言,独生子女死亡意味着家庭没有延续后代的可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报告指出,未来,上海地区失独家庭还会增加,将给家庭生活、政府和社会管理带来更加严峻挑战。
若按照人口社会学家的万分之四的“失独”比例测算,文革中下放的1730万知青,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知青“失独”家庭应在一万以上。
我将身边熟悉知晓的知青“失独”状况记录如下;
笔者的朋友于涛,1969年3月8日,下放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担任团部通讯员,1979年回城,同一女知青结婚,1980年女儿于洋出生,初高中在扬州中学学习,与我女儿是同学,于洋肤色白晢,漂亮秀气,大学在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南京合资企业实习试用,刚工作就发现患上白血病,当时公司领导出于怜悯之心,号召全公司员工捐款救助,第一次筹积捐助24000元,第二年又捐歖筹积10000元,以后就完全靠自费看病。因为于洋是试用实习期人员,不是正式员工,没有医疗保险。于涛夫妇都是普通下岗员工,当时两人下岗工资不到3000元,根本就拿不出巨款给女儿治病。我曾劝于涛在地方晚报、电视台,知青朋友中呼吁,号召社会给予关注捐款,于涛个性老实,不愿意这样做。女儿整天在家休息臥床,每月靠最便宜的简单药物维持生命。没有钱,四处借债,夫妻俩曾打算卖掉唯一的60平米自住房,给女儿治病,但卖掉房子,住在那里呢?四年后,女儿去世,一个含苞待放,只有20多岁的美丽女孩过早凋凌夭拆,在知青中,在于洋的年青同学中引起极大的悲悯与哀痛,许多同学听到噩耗都流下眼泪,于涛夫妇整日以泪洗面,痛苦致极。
著名知青作家刘晓航在《风吹来,滿天都是白色的伞》一书中写到:同他一道下放到皖南的上海知青老金,两人都是六六届老高三毕业生。都当民办教师,俩人志同道合,无话不谈。俩人都富有才气,有追求,有梦想。一个想当作家,一个想当画家。老金不善言辞,善良诚恳,待人友善。家住上海南市区人民路,他的弟弟也在安徴皖北定远插队。1975年老金招工调到安徵南陵县化肥厂当钳工。学徒工资18元。但他仍契而不舍地爱好画画,并发表在《安徵红小兵》画报杂志上。
后来老金在厂里表现突出,入党,当工段长,选当上安徵省人大代表。并与上海女知青小梅结婚。小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7:57:49 | 只看该作者
梅也是个朴实寡言的好姑娘。在小学当教师。两人颇般配。通过辛苦劳动,建立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后在芜湖安居生活。1980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但从小寄养在上海奶奶家。户口在上海,每年春节老金夫妇探亲回上海,才能见到年幼的儿子,全家才能团聚。而且奶奶家住房狭小简陋。只有14平方米。祖孙三代挤在一起蜗居,生活极其不便。平时祖孙对话很少,爷爷奶奶还未退休,工作很忙,无暇余顾及孙子。孩子从小就养成孤僻内向,儒弱寡言的性格。他患上了严重的精忧郁症。
1998年5月,老金的儿子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但他跳楼自杀了,死时还不到十八岁。奶奶听到噩耗,当场昏厥,不省人事。老金夫妇整日以泪洗面,沉浸在极度悲痛中。
上海有20万知青生活在异乡,没有调回上海,但是他们按照上海的政策,基本上将孩子都按排在上海的亲戚朋友家生活、上学。拟享受大都市较好的文化教育。但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父母与子女分离两地,享受不到家庭温暖亲情,再加上寄住环境很差,极易造成孩子心理障碍,而酿成人间悲剧。
笔者有一位知青朋友老徐,回城后参加高考,赶上高考末班车,毕业后在曾经的母校当数学老师。结婚后,生个女儿,长大后姿容艳丽,颀长俊美,在市级机关工作,丈夫也是公务员。外人非常羡慕老徐一家。个个气度昂轩,气质不凡,都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工作舒适稳定,收入颇丰。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徐的女儿结婚,患上白血病,虽四处求医,但三年后不幸去世。这对老徐一家尤如睛天霹雳,天塌下来一般。独生女儿就是全家的未来与支撑,黑发人先走。白发生活着还有啥意思?老徐夫妇欲哭无泪,悲痛欲绝。过年过节,别人家团聚,他们俩选择出走旅游,远走异乡,试图躲避痛苦与悲伤。
知青李××与同下放的女知青小玲结婚,1982年女儿百玲出生,百玲活泼可爱,聪敏灵巧,后来百玲
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秀,担任班干部。三口之家,乐享天伦。百玲考取名牌大学毕业后,在合资企业做管理工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优秀的女儿百玲,忽患白血病,老夫妻倾其家中财力,借债几十万,三个月后,美丽可爱的女儿还是过早离世。死时还不到24岁。
三口幸福之家尤如天塌下来一般,老俩口悲痛欲绝,肝胆欲裂,他们拒绝见朋友与家人,自我封闭,经常相对而泣,2012年他们卖掉以前百玲在世时,三口之家常充满笑声的住宅,以免睹物生悲,触景生情。
失去宝贝女儿的形容枯槁的老俩口,在一个陌生的小区,临时租下一套房,悄无声息地入住。连续好几个月,他们从未认识一个新邻居。女主人从未迈出过家门,男主人也难得在外现身。大多时候,两人整天闷在家里,相互舔舐伤口。
失独家长年龄已老,无法再生育,精神崩溃,健康恶化,空虚度日,老无所依,但不得不咬牙面对养老的压力。
镇江市失独家长张先宪与丈夫老庞,失去女儿后,万般痛苦,欲哭无泪,羞于面世,住进了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镇江丹徒区夏南路大圣寺庙宇。张兴宪下放10年,丈夫老庞比她大5岁,因下山下乡时间长,生活困难,老庞被打成反革命,忙于申诉,要求平反,到女儿出生时,老庞已经39岁。
那是计划生育管控最严格的年代,所以尽管老庞攒够了交罚款的钱,打算再生个儿子,但这事被单位知道后,孩子还是被打掉了。
女儿从学校毕业后,夫妻俩托人给她找了一份厦门航空公司的工作,因为离家远,女儿并不愿意去,但老两口觉得就业形势不好,还是说服女儿去了厦门。2007年6月底,女儿突发病毒性脑膜炎,在医院抢救45天后离开了人世。
老庞是中医,擅长针灸,在镇江一带小有名气。因为给方丈治病的缘故,他说起自己丧女的遭遇。在方丈的劝导之下,他皈依佛门做了居士,方丈在寺内腾出一间房给他当诊室,从此,老庞几乎没有回过家。
老庞住进寺里不久之后,张兴宪也在方丈的劝说之下,一起搬了过来。尽管她至今仍然不信佛,但寺院里的环境可以让她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平复。
张兴宪说,女儿的事是她和老庞之间的禁忌,不能提。但她知道,如果老庞开始不停地抽烟,那就是他想孩子了。
如今,他们已经在寺里住了4年多,这期间,张兴宪得了乳腺癌,开了刀,妈妈和妹妹先后去世,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寺里没有电视、网络,吃的也不合她胃口,她更喜欢每天和失独者QQ群里的同命人们聊聊天。目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8:00:03 | 只看该作者
像这样的QQ群在全国已经有很多个,失独者们每天在群里相互慰藉、抱团取暖,也会时不时地相约一起去旅游。也许只有这种相聚能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安慰。
老庞今年70岁,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他沉默寡言,很少露出笑容,早晨,他在诊室里给慕名而来的人们针灸,空闲时就坐下来抽烟,表情总是很凝重。他说:“你问我还有什么要求,我什么要求也没有,我只想死的时候能痛快一点。”
张兴宪失独事例,我联系镇江知青裴楚江核实,老裴讲,确有此事,张兴宪同他同下放到兵团同一个连队,她的爱人庞先生今年已病逝,张兴宪己孤独一人,身体状况很差,寂寥渡日。老裴并把张兴宪QQ号给我,向她了解详细情况。
三、知青家庭“失能、半失能”状况;
何为失能老人?
国际上衡量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指标,包括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下床,洗澡,室内走动六项。其中任何一项做不了的,为完全失能。任何一项都能做,但有困难,需要人帮助的为部分失能。病苦老龄化不仅严重影响老人自已的生命与生活质量,也给家庭成员带来压力。
失能理解为老年人患慢性病,躯体受伤,心理失调,身体功能受损坏,进而导致日常活动受限,失去自我料理能力,必须依靠他人提供长期的综合料理服务。包括医疗护理,生活帮助,心理疏导,日常活动辅导,经济支持,精神慰籍等内容,即长期照应,一般指六个月以上服务。说实在话,许多中国失能老人只是无尊严地勉强苟活。
根据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目前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六十,而我国只有四十三左右。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是百分之六十的老人处在健康老龄化状态,而我国则相反,是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老年人生活在不健康老龄化的过程中。病苦老龄化的界定是指长寿而不健健康的老年带病生存现象,这一现象处于规模扩大,比重上升的过程。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网站预计:2015年将是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一年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为9.96亿人,随后逐年减少。2045年将减少到8.29亿人,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15年的1.3亿人上升到3.23亿人。
。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说;失能老人的照料己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现在失能老人的护理大部分还是靠家庭解决,而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调查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人。
2014年3月14日全国人大,政协会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养老研究负责人透露;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己达2亿,占全国人口15.4%。中国三无老人(无子女、无老伴、无经济来源)3000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人3000万;空巢老人1亿人。
根据国家民政部网站提供的资料;2015年,中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人已达4000万。
以扬州为例,2014年总人口为56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98万人,占总人口21%。80岁以上人口占12%,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60%左右。社会老年化,失能、半失能化状况十分严峻。加強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刻不容缓。
在此,我仅记述知青中失能、半失能状况;
扬州有一位男知青与我一道下放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他身患肺结核, 内风湿病,终身未娶,孑然一身,孤寡老人,长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也无钱到医院治疗护理,扬州仅有一家公办福利老人院远在郊区,床位早滿,排队在10年后才能轮到,而且不收失能老人。这位知青只能孤身躺在家中死拖活捱,仅靠社区隔三叉五送顿饭,一顿饭要吃一、二天,知青也组织起来,常去送饭护理,但这都是“浮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能给予长期有保障的治疗护理和生活照应,这才是“王道”。而且这“王道”只能,也应该由政府“布施”。2013年这位长期臥床患病的知青死在家里一星期才被人发现,是知青和社区派人把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火化后骨灰无人要,也无人安葬,社区要知青把骨灰带走。这个“三无”知青老人最后无依无靠终結生命的凄惨境遇,是社会的缺失和耻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14:42:5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女知青许××。也是与我下放在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二十六连,与我在一个连队,女儿在日本工作,这一对空巢老人退休金不高,生活艰苦,无钱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保健护理,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后相继中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女儿回来陪伴护理照顾一段时间后也回去了,后来知青自发组织爱心小组,轮流帮助他们买菜、烧饭,洗澡,洗脚,料理家务。扬州电视台还专门作爱心互助专题报道表扬。
与我一起下放的扬州知青符××、张××夫妇,妻子不到50岁患乳腺癌死亡,男知青在中学当教师,退休后,退休金有四千多元,儿子大学毕业,在西安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幸符××65岁患肌肉萎缩症(渐冻人症),后期瘫痪在床,呼吸靠呼吸机,大小便失禁,每个月需要服7000元进口药,花费呼吸机费用7000元,只能报销一半医药费用。儿子远在西安工作。请假回家服侍照顾父亲,但不可能长期请假在家服侍病人,全天候护理工很难找,而且雇用工资高,儿子无奈,只有将瘫痪在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父亲,用担架抬上火车,带到千里之外的西安,安置在身旁,一边工作,一边照应父亲。2015年初符××不幸逝世。
1969年3月,同我同下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的扬州知青张××,原是扬州一饮食企业中层干部,2013年患喉癌,肺结核。现瘫瘓在床,长期住医院重症病房治疗。插流食饲管和呼吸管,生命体征监护仪,每天近2000元开支。需每天24小时照护。因医疗开支太大,现只有转普通病房,在生命的最后倒计时维持生命延缓的基本医疗。就这样已坚持近一年,除医保报销外,每月自费20000元左右。给家庭子女造成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拖至何日?遥遥无期。妻子也是知青,只有四处举债,给丈夫治疗。
还有一位下放兵团的知青夫妇,刘××、洪××,男知青小中风已有数年,行动不便。女知青患肺癌,刚动完手术,需住院化疗,子女在外地工作,两人都属于半失能、失能老人。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现雇一位护理人员照料。费用由子女负担。老两口艰难度日。每每看见探望的知青,都会哎叹悲恸,流下无可奈何的伤心泪。
摘录一北京老知青《迟来的异地退休返京老知青现状调研报告》;
案例1:石XX、女、65岁、陕西延安插队知青,退休工资2000元,2006年本人患有严重肾病,于2006年4月做了肾移植手术,当时看病花销8万元,最重要的是术后要吃排异药,一季度药费是2万元,看不起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护理照料。
案例2:王X、女、65岁、山西插队知青、退休工资是:2400元本人患心脏病2014年10月做心脏消融术;属半失能老人,需要继续治疗,雇人照应,但生活困难,经济拮据。
王XX、男、 69岁、山西退休、工资是:2500元本人患肺癌2014年10月作肺癌手术,现肺癌转移到脑部肿瘤,夫妻二人做手术和门诊共计花销14万多元,加二次报销只报了18135元,自费46860元,爱人术后门诊和治疗费,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共计花销费用支出7万5千元左右。由于二人病魔缠身,二人的工资不够看病现只有在家扛病 。
案例3:高XX、女、66岁、陕西插队知青、工资是2100元、本人于2013年查出子宫内膜浆乳癌晚期,病情严重,目前病情严重,无钱看病,只有等死。爱人:王XX、男、64岁陕西插队知青、工资是2100元,本人患有脑梗死、一次住院花销费用1万3千2百多元,报销了9497.54元,附有诊断证明,附有报销单,后期治疗费用已无法计算。总之夫妻二人因无钱看病只好在家扛病、等死。
案例4:孙XX、男、68岁、山西插队知青,退休金2400元,2013年6月查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时查出病后为了省钱回到山西隰县看病,后因病情严重治不了,因要化疗只好到山医二院化疗,计花药费3万8千元,只报销了1万2千元,个人支付2万6千元,个人支付超过一年的工资。举步维艰,在家等死。
案例5:封XX、女、66岁、山西插队知青,退休金1800元、外地彻底无医保,2012年检查出小肠坏死病、穿孔病理改变,得了病不能看病,2012年一场车祸导致身体残疾,因司机逃逸,自己看病背上二十几万元的医药费无处报销至今大小肠修复尚未到位,腿部有几处钢板和12个铜钉仍不能取出。同时附上自己写的详细材料。案例7:李XX、女64、山西插队知青、退休金2500元、2014年9月18日突发脑梗塞、住院29天共计花销14.4万元。目前已右侧半身瘫痪、完全失语、鼻伺进食、尿管导流,生命垂危。
案例6;王XX、女65岁、甘肃插队、陕西汉中退休,教师、退休金是3100元。爱人胡XX、男、69岁、陕西汉中退休,工资2400元,本人患肾衰和心衰,需要透析,因为回外地报销很麻烦,也需要花路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14:43:33 | 只看该作者
报销周期长,回不起,由于透析费用很高,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药费支出,只好拒绝治疗,最后导致身体衰竭,于2015年元月7号死亡。丈夫去世后王XX的压力很大,致使本人双目失明。
案例7;桑XX:男、67岁、山西插队,山西退休,退休金2600元。2001年11月确诊为鼻咽癌,做了放疗治疗;2013年4月又患前列腺癌,做了根治手术。2次大病前后花费十多万,可报销费用不足70%,报销医药费都得返回退休地,每年都需支出路费等相关的不少费用。
四、“空巢”“失能”“失独”知青家庭特点
在我所了解的三类老人中,特别是“失能”“失独”老人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患心理抑郁的几率更大。依照人类衰老的规律,年龄越大,“失能”患病的风险越大;年龄越高,老人的健康情况越差。
“空巢”、“失能、半失能”、“失独”老人,慢性病患率,人均患病数,活动受限率,残废率,远远高于全人群。经调查了解,“三类”家庭普遍存在以下特征:
【一】严重的心理障碍:
特别是“失独”“失能”老人,他们万念俱焚,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离群索居,拒绝或羞于与亲戚朋友见面,特别是传统节假日,休息天,或闭门自休,或外出到人稀冷僻处躲憋,一位失独母亲曾跟记者泣诉;“别人是过节,我们是躲‘劫’。”甚至有的躲背到山谷寺庙里居住,有的离开原先的住宅,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租房居住。他们平时不大出门,在家形影相吊,孑然茕立,孤凄落泊,他们承受不了巨大打击,很难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普遍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自闭症。有的企图自杀。有的精神失常。
武汉的失独家庭建立QQ“连心家园”群体,其中的成员说;共同的遭遇使他们走到一起,他们互相倾诉,互相安抚,在孩子刚走的时候,他们精神几乎漰溃,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要自杀轻生。
絕大多数“失独”“失能”“空巢”老人有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恐惧感,抑郁症,焦虑症。
【二】普遍身体状况较差:
精神状态极差,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情绪、饮食、睡眠,身体会很快垮下来。我国从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至今,“失独”的知青家长,他们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经历了多年生活、劳动,落下诸多病痛伤疾,例如关节炎,腰椎盘突出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人生坎坷与不幸,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有的过早离开人世。由于心情压抑,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都患有疾病,他们中的许多人患上癌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患病几率在逐渐增加。失能老人因为部分生活能力的丧失,以及生理机能的退化,其健康状况逐步下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失能老人中患病率高达96.3%,远远高于全国老年人患慢性病老人的比重。失能老人患一种疾病者占43.1%,患两种疾病者占35.0%,患三种及以上疾病者占18.2%。由此分析,我国的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相当高,约占90%。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老龄人口中,由于身体机能老化,造成失能老人残疾的风险发生率要大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人群。失能残疾老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是迫不及待的。在失能老年人中,60~69岁失能残疾人口占残疾老年人口的33.92%;70~79岁失能残疾人口占残疾老年人口的43.73%;80岁以上失能残疾人口占残疾老年人口的22.35%。
【三】离婚率高:
孩子是维系三口之家的“纽带”,没有这个“纽带”,家庭稳安度很差,夫妻间很容易“散伙”。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与保障,中国人更是把儿女看得比天还大。一旦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失独’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夫妻之间会互相埋怨,感情可能就破裂,悲恸摧毁夫妻身心,家庭可能就瓦解。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
许多失独家庭因失独原因,互相埋怨,影响夫妻感情,有的躲避失独带来的痛苦,在外喝酒寻欢,还有的因女方已过生育期,为了再生育,离婚续弦,重找年青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结婚。
笔者的一位知青朋友就是失独者,夫妻已离婚,两方经济条件并不好,都是企业退休职工,不同住在同一屋檐下,老死不相往来,各有兴趣爱好,男方整天打麻将不归家,有好心人想“破镜重圆”,撮合他们,但难有成效。
【五】大多数家庭经济拮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14:44:06 | 只看该作者
大多“三类”家庭是下岗、退休工人,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过一日三餐的简朴生活,如若患病,大多入不敷出,患病致贫,请护理工费用很高,大多数无力承担,子女经济条件好,可以资助,经济条件不好,则无力资助,无助叹息,更何况,现在还有不少“啃老族”。
知青老人的絕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低退休金仅能维持日常简单生活,平时的文化生活,休闲旅游,定期体检等有品质的生活需求,只是一种奢求。若患病,需要治疗护理,或生活失去自理能力,那必然陷入非常窘迫凄凉的境遇。现在老人中常见的心血管病,只要住院检查治疗10多天,就得花费10000多元,除去医保报销70%,病人还要自费30%,另还要付“门槛”费800元。如果动手术,手术费、住院费、护理费、“红包”,动辄几万,十几万。这对于只拿1000多元退休金,勉強度日的知青老人,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有的知青自嘲;“小病拖,大病扛,等着见阎王”。
五、对解决“失能”“失独”“空巢”知青家庭困境的建议与对策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个物质短缺的社会,许多物资凭票证,计划供应。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是买方市场。但是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医疗服务资源却十分紧缺匮乏。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100位60岁以上老人,国家财政承担的公益养老福利院床位达到18至20張床位,非洲国家也达到12張床位。而我国物质条件较好的北京、上海、广州才达到6至7張。其它城市条件更差,有的地区几乎是空白。
2014年,据央视新闻频道报导:全国公益养老床位580万张,平均每100位老人1.5张床位。
江苏省是全国最富裕发达省之一,2014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的养老目标,要求到2020年,每100位老人达到4张床位,护理床位达到养老床位的50%以上,南京市规划2015年达到此目标,2020年达到每百位老人拥有5張床位的目标。这远远达不到非洲国家现有的养老福利水平。
目前我国的机构养老,主要以国办为主,民办为辅。由政府包办的养老机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能,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资源,且管理服务欠佳,缺乏内在动力,甚至成了权力腐败的滋生之地。近几年国办敬老院发生的负面新闻时有发生,由此可见一斑。
而民办养老机构,要么价格过高,绝大多数人不能承受,要么服务质量差,项目少,场所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服务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目前对养老机构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政策支持乏力,法律制度建设滞后,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养老产业不能快速有效发展的根源。
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势必发生重大变化,机构养老势在必行。社会化养老让老年人得到专业性的服务,找回了集体的温暖,消解子女对父母无耐的牵挂,整合养老资源,解放潜在的生产力,让年轻人轻轻松松地去创业,去实现人生更有意义的价值。社会养老是和谐社会的情愫,绝不是政府与社会的负担,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我们必须正视目前落后的养老结构,努力推动养老事业的变革,使养老机构经营和管理体制提升,机构运作模式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果。要知道,精干、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机制,它对于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是新的GDP增长点,这要远比以低水平重复建设、用钢筋水泥来拉动GDP实际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我们的政府与社会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主动而积极地认识、研究、解决养老事业的发展问题。
1、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大幅度倾斜: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行业、物资,都呈供大于求态势。但是社会医疗、养老等少数行业,呈供不应求的紧张态势。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指出,目前养老服务总量不足,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17%—18%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12%—13%的水平。 同时还存在投入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2014年,国家计生委负责人马旭曾在央视民生栏目中讲;中国养老产业,前景广阔,需要1000万服务人员。全国养老产业服务需求3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若国家在社会养老方面进行大幅度政策倾斜,一是可以解决供需矛盾特出,“久旱盼雨露”式社会养老需求,解决老百姓迫在眉睫的养老盼求与疾苦;二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98

帖子

281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5:45:46 | 只看该作者
二是可以解决社会就业矛盾。三是可以稳定逐年收回投资。2008年国家投放40000万亿资金,银行增加信贷十几万亿。大部分都投入到西部高铁,高速公路,面子工程,如今,不但收不回投资,连偿还利息都成问题。
各地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2、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
如以药物的消费来看,老年人口消费了市场总药物的25%。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应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3建立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医疗保障改革的趋势之一是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并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家财政还是厚实富裕的,大力削减或取消“三公”消费,充实补充老年医疗保险基金,被救助者也要出部份资金。给“三类”老人以社会经济支持,免除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有尊严体面地生活。
4、重视社区养老服务,增加养老服务功能;目前能够享受到社区提供照料服务,政府买单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因此,政府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状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使社区免费照料服务确实有助于提升老年家庭的生活品质。
探索居家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是一种不错的立竿见影的居家养老模式,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
设想:一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支持社会各界采取多种方式,兴建规范的社区老年公寓、养老院以及开展各类针对老人的服务等。政府有关部门要在用地、收费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
二要推行“日托”养老服务模式老人白天在活动室自由活动,晚上就各自回家,使其既能得到很好的照料,又能满足老人和儿女的情感需要。
三要推广上门服务的知青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聊天、日常护理、陪医送药、保姆服务等家政服务,及时为老人排忧解难。
5、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尤其是“三类”老人的邻居,加入到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知青老人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增加与完善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关注和关爱,社区现有设施和场所也要充分利用,不能成为摆设。辖区内各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也应面向社会,提高利用率,尽可能地向所有老年人开放。
再次,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较多知青空巢老人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社区也才能够取代单位成为知青空巢老人新的精神支柱与幸福
6、知青互助、“抱团”养老;上海知青、江西省返沪知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提出这几年互助养老的提议,“大家都在摸索当中,有合住养老院,有合租的”。在他看来,退休知青群体养老金普遍不高,存在贫病现象,而且空巢家庭居多,互助养老会在未来几年成为一种趋势。
这不乏是一个好的设想与建议,知青老人在自愿,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集体住群住式宿舍,过老年集体化生活。特别是空巢老人可以克服“进门一盏灯,出身一把锁”的寂寥现象。
目前,全国各地建有许多知青中的成功人士建有知青农家乐,休闲中心,宾馆等设施。建议增加养老功能,配备救护医疗设施与医护人员,适当收费,略有盈余,保证正常运转,就如同过去插队知青组、农场、兵团连排班一样,过老年集体生活。过去大部分时间是劳动,现在则是休闲、娱乐、旅游、延年益寿,大家互相帮助,自娱自乐,欢度晚年。还有一种形式,就是釆取股份制式集资办知青养老院,不一定依赖知青“大款”,大家的事,大家办,选出有管理经验的知青或社会人士当总经理和管理人员,实行股份制,规范化管理。大家事,大家都认真用心,自筹自办的知青养老事业一定会成功。
7、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自身病态心理。所谓“人不可一日无事”,老年人无事可干,是诱发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应培养兴趣,广交朋友,充实生活。其次,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关心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把自己融入到了社会中,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充实心理,克服空虚的好办法。一旦有了坚定的追求目标,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可以请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己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按时间表起居,按时吃饭,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和保持好的心情继续生活。
8、给予“失独”家庭以国家资助;失独的父母“生非容易死不甘”,充满悲剧色彩,共和国一代知青经历了50年代的经济困难,60年代的文革浩劫,70年代的上山下乡,80年代的一胎限制,90年代的分流下岗。殊不知,该享天伦之乐之际,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孩子不幸离世!
2012年3月11日全国“两会”,人大代表赵超提出:“失独”夫妇年老以后,养老和医疗无法解决,应由政府出资,将其送到敬老院、养老院,免费安度晚年。
新京报讯4月21日,来自全国的240余名失独父母代表进京,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咨询政策、表达诉求。前日,卫计委发布答复意见书,针对失独者提出“给予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国家行政补偿”的要求,答复意见书中称“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给予国家行政补偿没有法律依据”。、
2012年6月5日,全国一百多名失独者向原国家计生委递交了《关于要求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的申请》,集中表达诉求。此标志性事件让失独者群体首次受到广泛关注。从2013年起,失独者群体曾有过两次集体签名活动,签名者均超过2300人。
计划生育政策是国策,是法律。在失独的不幸时候,国家理应给予政策经济抚助。师出有名,理所当然,超生群体所上交的罚款属于“社会抚养费”应当用于此。
长期研究计划生育的独立学者何亚福对《投资者报》表示,“从1980年到现在,若平均每个超生人口实际被征收的超生罚款为一万元,由此可以计算得出:1.5亿至2亿超生人口的超生罚款总额是1.5万亿至2万亿元。”可是,这笔庞大钱的去向却很有问题!
“失独者”既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们这个注重家庭伦理,讲求代际传统的国家,如何慰藉失独者失落的心灵,解决他们的现实困境,以及长远的生活、情感需要,尤其需要政府给予关怀和帮助。毕竟,他们所面临的这种情况,更多是为了支持国家政策而做出的牺牲。
全国人大代表赵超致力于失独家庭的关注与调查。他撰文《“失独”夫妇应由政府养老》:独生子女去世后,父母容易陷入自行封闭,精神濒临崩溃;而子女伤残的家庭则容易陷入经济困境。经调查,因子女伤残求医治病而导致家庭返贫的占到50%以上。同时,他们的养老也是难题,因为现有的养老院、敬老院绝大多数属私营且收费昂贵。
全国各级政府已出台各种对失独家庭的倾斜扶助政策,但力度不够,建议从计划生育罚款中列出专项资金,给予失独家庭专项扶持补贴。
“失独”“失能”“空巢”知青老人,耐心疗慰心灵创伤,医治疾病,政府关助,知青群策群力,相信知青的晚年生活会有尊严与矜持,幸福生活绵延流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5 19:13 , Processed in 0.19001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