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宁波一女子讲究养生,喝了三年自磨豆浆后查出乳腺癌”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刷爆微信朋友圈。一时间,谈豆浆色变,甚至波及豆腐干等豆制品。文中写道,豆制品含有植物性雌激素,这被认为是导致乳腺癌的祸首。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他们表示,这则消息是无稽之谈。豆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不但不致癌,相反还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江苏一项调查显示,近一成多居民豆制品摄入达标。所以,豆制品不是不能吃,而是根本摄入不足。
“喝豆浆致乳腺癌”的消息令人吃惊,报道煞有其事将该女子得乳腺癌的罪名,安在了“连续喝三年自磨豆浆”头上,由于新闻里缺乏其他致病因素,加上某中医师的滋补理论,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可事实上,这个观点是一种伪科学,缺乏严谨的科学证据,却在不知情的网友肆意转发下,迅速火爆网络和朋友圈,以讹传讹,让很多人对豆浆产生恐惧心理。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孤例个案没有代表性,无法佐证观点。如果要论证“喝豆浆致乳腺癌”有直接关系,那就要采取大范围随机抽查模式,从全国各地喝自磨豆浆的人群里,抽查其中罹患乳腺癌的比例,再与未喝豆浆而患乳腺癌的人群作对比,看其是否增加致癌风险,以及增加比例有多大,如果过低的话,也就毫无意义了。
显然,这本身是一个严谨的逻辑问题,需要严格地科学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可是,该消息过于模糊,缺乏足够的数据和细节,明显是信口开河,忽悠外行人。或者,极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伪造文章,只是为了吸引网友眼球,骗取点击率和广告费。
事实上,类似的伪科学文章非常多。要想肃清朋友圈的谣言,不仅需要网友提升科学素养,理性看待类似文章,平台管理方也要加强管理工作,对谣言加以删除、屏蔽,对经常传播类似文章的人,采取警告、封号等处罚,以避免谣言传播影响扩大。
|
|